过氧乙酸(CH₃COOOH)与过氧化氢(H₂O₂)作为两种常用消毒剂,主要区别如下:
一、化学结构与性质差异
化学组成
过氧乙酸含有一个乙酸基和一个过氧基(-O-O-),而双氧水为两个羟基通过过氧键连接。
物理特性
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,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且易挥发;双氧水则无味或略带臭氧味,性质相对稳定46。
稳定性
过氧乙酸易分解(尤其高温或光照下),高浓度储存可能引发爆炸;双氧水在常温下分解较慢,但遇有机物或金属离子会加速分解。
二、杀菌效果与适用范围
杀菌谱与机制
过氧乙酸通过强氧化性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,可杀灭细菌、病毒、芽孢等所有微生物类型,包括新冠病毒;
双氧水主要针对厌氧菌,通过释放氧气破坏其生存环境,对需氧菌和病毒效果有限。
适用场景
过氧乙酸:适用于空气、环境表面及耐腐蚀物品消毒,需喷雾或熏蒸使用。
双氧水:常用于伤口清洁、医疗器械及饮水消毒,可直接接触皮肤。
三、安全性与副作用
毒性及腐蚀性
过氧乙酸对皮肤、黏膜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,高浓度可灼伤组织,消毒后需彻底冲洗残留;
双氧水毒性较低,但高浓度仍具腐蚀性,接触后可能引起短暂刺痛或组织氧化。
储存要求
过氧乙酸需避光、阴凉保存,避免与有机物或碱性物质接触;双氧水需密封避光,防止高温分解。
四、其他关键区别
特殊用途
过氧乙酸被明确认证为可灭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剂38;
双氧水因起泡特性,常用于外科清创(如清除坏死组织或脓液)。
使用限制
过氧乙酸不可用于金属器械或有色织物的消毒(腐蚀及漂白作用);双氧水避免用于深部伤口(可能导致气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