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水体的砷
水体的砷指自然水系中以无机形态存在的砷化合物,主要包括三价砷(如亚砷酸盐 AsO₃³⁻)和五价砷(如砷酸盐 AsO₄³⁻),其中三价砷的毒性远高于五价砷。有机砷化合物(如甲基砷)也存在,但含量较低且毒性较弱。这些砷污染主要来源于自然因素(岩石风化、火山活动)和人为活动(工业废水排放、农业污染)。
二、水体砷超标的危害
长期接触或摄入砷超标的水体可引发多系统健康问题:
慢性中毒
皮肤病变:色素沉着、角质化、乌脚病等。
消化系统: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时导致消化道出血或溃疡。
神经系统损害
头晕、头痛、四肢麻木,甚至发展为周围神经病变或多发性末梢神经炎。
心血管系统影响
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,诱发高血压、心律失常,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。
免疫系统抑制
降低免疫力,使人更易感染疾病。
致癌性
长期暴露显著提高皮肤癌、肺癌、膀胱癌及肝癌等恶性肿瘤风险。
特殊人群危害
影响儿童生长发育,孕妇暴露可能导致胎儿畸形。
三、典型案例与全球威胁
全球范围内,孟加拉国因地质原因导致地下水砷超标,居民因长期饮用出现皮肤癌、肺癌等疾病,成为砷污染的典型地区24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规定饮用水中砷含量不得超过10微克/升,但天然高砷地下水问题仍威胁多个地区。